基坑开挖前应进行支护结构完整性检测
可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支护桩桩身是否断裂、严重缩颈、严重离析和夹泥等,并判定缺陷在桩中的部位。
(2)周边环境的监测
周边环境的监测应包括基坑开挖深度3倍以内的范围。
1) 邻近建筑物的沉降、倾斜和裂缝及发生时间和发展过程的监测
可用DSI型精密水准仪进行沉降和倾斜观测。房屋沉降量测点应布置在墙角、柱身(特别是代表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差异沉降的柱身)、门边等外形突出部位,测点间距要能充分反映建筑物各部分的不均匀沉降。
基坑支护
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
基坑类型选择时,需同时考虑地下水的处理方式,即采用何种方式来控制地下水,是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尤其是在砂土及粉土层中,当地下水埋藏较浅,水量丰富,有时在下部含水层中还埋藏有承压水层时,成为影响基坑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基坑设计时,尚应进行基坑渗流稳定性的验算,这也是地下水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应防止流砂、流土、管涌以及承压水层对基坑底的突涌等影响。
基坑支护的常见形式有:
排桩支护,桩撑、桩锚、排桩悬臂:排桩支护通常由支护桩、支撑(或土层锚杆)及防渗帷幕等组成。排桩可根据施工情况为悬臂式支护结构、拉锚式支护结构、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。
基坑支护选择
本工程的基坑支护需要考虑的部位是1#楼北侧、2#楼东北侧、9#楼东侧、10楼东侧。
由于开挖深度没有到5米,不需要论证,施工单位就不重视基坑支护工作。我单位根据天津地区土质软,承载力低,对基坑支护非常重视,进行了重点探讨。
1、采用自然放坡,放坡系数为1:1.2,需要空间为7米,大于4米,不可行。
2、采用单排32b型钢间距300mm支护,采用悬臂支护变形很大,要采取型钢上部固定。固定的方法有三种:土钉拉锚、上部钢绳拉结、基坑内部支撑。
由于土质比较软,不能满足拉锚要求;由于附近是围墙和道路,上部钢绳拉没有固;由于基坑宽度有30米,内部支撑难度很大。综合考虑,不能采取此方法。
3、主要考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工字形灌注桩、钢板桩、内插型钢水泥土止水帷幕搅拌桩。
基坑支护